博客

我的博客覆盖了前端、后端、客户端以及系统编程等领域,以构建高效、弹性、可维护的应用程序为目标。请随意翻阅查看。这里记录了我对一些新技术、新工具以及在项目中的开发实践,往前翻翻还有很多不着调的诗歌。

编程范式——《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读书笔记(上)

这是我关于《如何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一书的体会和总结。此书的副标题叫做《Think Python》,作者是Allen.B.Downey,欧林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MIT计算机科学学士和硕士,UCB计算机科学博士。作者本身写作此书的原因是用来讲解的语言是java入门知识,其目标是:简短、循序渐进、专注于编程而非语言。这本书里出现的编程知识基本上是所有语言所共用的,因此用来做一个程序学习之架构是非常合适,这也是本文希望做的——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学习所有编程语言的基本框架。

Apple Watch S1 30天使用体验

本来打算购置AW一周后就写一篇开箱来着,不料却一直拖到了寒假,也就是一个月之后。在这一个月里,我对AW以及时间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思考,关于“信息过滤”、“信息展示”、“完成感”和“健身的意义”这些维度我都有了新的体会,因此写成本文,以备以后进一步补充。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网自动登录器 - 一个基于PyQt5的GUI程序设计谈

本程序可用于华中师范大学无线校园网(SSID:CCNU)以及有线校园网的连接认证,可以替代网页认证。本程序适用于解决:1、开机程序自动登录网络,而无须手动干预。2、连接网络后打不开认证界面(尤其是宿舍晚上以及图书馆等人较多的地方)。由于学校网络认证复杂,新旧混乱,因此程序提供了自动切换认证服务器的功能。

人机交互心理学实践 – 基于Qt的心理学问卷输入系统搭建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纸质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的一种方法,使用基于Qt的GUI程序进行数据录入。根据人因学相关理论,注意瞬脱(AB),工作记忆容量和及时反馈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程序尽量避免了手动输入数据的困扰:“注意力转移的精力消耗以及逐个检查错误的烦躁”,使用计算机分担了输入者大部分的工作。本程序提升了1-3倍的输入效率,并且使输入者心情舒畅。因此较为成功的完成了设计目标。

使用 Python 和 Slack 实现字幕组美剧的更新和通知

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和Slack实现字幕组美剧更新推送的一种方法,脚本可以部署在Windows或者GNU/Linux或者macOS平台,使用计划任务或者CRON进行定时执行。你需要一个Slack的Webhook地址,用于将消息POST到你的APP -- Web、Android、iOS、watchOS以及PC、macOS均支持的Slack应用程序。

年末絮谈——我的研究生活

转眼间,从大学毕业到再回到武汉的时间已经过去小半年,2017也快要过完了。我还记得今年的夏天,七月份走在路上都感到难以忍耐的热浪,从南湖校区走到田家炳楼就像刚参加完一千米长跑一样,汗流浃背,而一晃,冬天则悄然而至,已经是不得不穿上羽绒服的季节。我不得不每天都要正视这种客体角度的时间流逝,它迫使我去关注主体视角下的所作所为,我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三年后我从这里毕业 ,自己会学到什么?或者说,我读的这些书,这些课程,对三年后的我有什么帮助?

牡丹亭组诗(三):十月秋思

这篇文章我在华中师范大学的第一年,也是在武汉的第五年写下的牡丹亭组诗合集,其分为四首,秋、冬、春、夏。断断续续的从十月初写到十月底,我才写成这首小诗。有人说,一首作品,写完了,它就死了。因此我为这首小诗感到遗憾。这里的是第一首,写作时间主要发生在2017年的9月到10月,武汉的秋实在是短暂。这里的英译诗歌是我从必应翻译的,和中文含义有出入,更偏向乐观一些,大概是英文不能在如此长短的句子里表现出中文的情感之故。

使用Python实现一个提醒写日记并且自动存档日记的Qt GUI程序的简要说明

大约是五年前,我开始了密集的日记记录。之前记日记是因为一个软件,叫做Day One,它只能在iOS平台使用,我买了iPhone 4、在之后的时间里陆续为此买过iPhone 5s、iPad mini2、iPad Air,iPhone 6s。这个软件遵循一些我认为可以称之为“禅”的理念,我在移动设备上写日记的历史一直到这家公司停止了经典版DayOne的支持(他们转向开发了一个功能更多的但是也更加平庸的文字记录软件DayOne2,它不是一个合格的日记软件),从那之后我就更多的使用电脑写日记。在大四的下学期,我写了一个程序,用于提醒我每天写日记,现在,借助于Python,我将其改成了一个更加全能的解决方案。

1...9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