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新家:基于 next.js
自从 2017 年初把博客从 WordPress 迁移到 GitHub Pages 已经有 6 年的光景,Ruby 不再闪亮,而 Web 依旧长青。
我的博客覆盖了前端、后端、客户端以及系统编程等领域,以构建高效、弹性、可维护的应用程序为目标。这里记录了我对一些新技术、新工具以及在项目中的开发实践,往前翻翻还有很多不着调的诗歌。
自从 2017 年初把博客从 WordPress 迁移到 GitHub Pages 已经有 6 年的光景,Ruby 不再闪亮,而 Web 依旧长青。
本世纪的软件工程领域包括三大生态:以 LLVM 为核心的 C、C++、Rust、Swift,以及与 C 关系密切的 Python 和 Go,以 JVM 为核心的 Java、Kotlin、Scala、Clojure、Groovy 以及以 JSVM 为核心的 JavaScript、TypeScript 等。而尽管 JVM 生态的包管理工具 Maven 和 JS 生态的包管理工具 NPM 分别有 31M 和 6B 类库可供处理形形色色的任务,但仍然没有一个足够通用、好用和可扩展的脚本工具用来处理日常工作,替代拗口难懂的 Bash 脚本或 Windows 批处理脚本。
介于知乎、bilibili 等中文社区上关于 M1 MacBook 有大量“好为人师、人云亦云”、“简单剪辑 = 生产力”的误导言论,加上自己 3 年的 Intel Mac 和 1 个月的 Apple Slicon Mac 的使用经验,我觉得从开发:包括前端、后端和客户端(JVM 生态,NPM 生态,iOS 生态)的角度总结一下 M1 芯片的优点和不足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武汉的九月中旬,虽已入秋,树叶也渐黄了,但天气还是热的。夏天的夜晚依旧漫长且乏味,我已记不清楚是什么动机 —— 可能是闲得无聊,或者是偶然间在 B 站看到有人分享开发 SwiftUI 的视频觉得好玩,便阴差阳错的开始啃一本《iOS 与 Cocoa 开发指南》。
软件开发的本质是对于想法和需求的不断澄清和最终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调整需求和实现,以及考虑各种场景和边界条件。通过将应用设计和实际实现进行区分,可以让需求在前期尽可能的缩减设计-反馈路径循环周期,快速和准确的澄清需求,避免过早实现以导致应用交互模型和目标用户的心理模型差异过大而造成失败。
每个人都知道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去做。而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没有意识到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或者被裸奔的、快速迭代和迅速变质的代码带来的伤害了解不足,教训不够深刻之故。
有两种角度看待寄存器机器:其一更关心 CPU 解码执行的指令,其二则更执着于数据是如何流过指令产生变化的。程序语言作为对计算机操作的抽象,大体也分为这两种流派:命令式编程语言以及其变体 —— 面向对象思想(C、SmallTalk)和函数式编程语言(LISP、Haskell)。